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

2.3.1為什麼會中風?

中醫是如何把病治好的  中風與腦中風-
 

  


中風、中濕、中寒、中暑、中氣、中惡、卒中...皆會令人半身不遂、癱瘓。
中醫概念
  2.3.1為什麼會中風?

日光、清水和空氣為生命的三要素,即國人俗稱水、火、風,在人身為精、氣、神。

風即俗稱空氣,空氣因受溫度︵日光與清水︶的作用而產生變化,即空氣發生擴張、收縮、上升、下降與穩定的作用,是為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的作用,亦即天氣風、暑、濕、燥、寒五氣的變化,俗稱風或空氣或氣候變化。

風-空氣對我們的生命、身體分秒不能分離,身體調理五氣正常,則百病不生,若調理不能均衡則百病叢生,而此產生病變分為三種情況:

感冒:五臟仍能正常運行五氣,只是五氣不能協調產生的證狀。因各臟腑、經絡不同而表現不同的 證狀,稱傷風、傷寒、傷暑、濕、燥火...等。
中風:五臟或某經絡失去正常運作五氣的功能,而呈癱瘓、偏枯或半身不遂的證狀,稱中經、中 絡、 中臟、中腑、其因有中風、中濕、中寒、中暑、中氣、中惡、卒中......等。
氣絕:五臟氣絕即死亡,乃氣終止在身體的活動。
氣在人體的作用,隨飲食、氣候、情緒而產生各種病變,俗稱﹁百病因風起﹂,即各種大病、惡病皆從小病演變而來,了解疾病的前因後果,才能將疾病治療痊癒,以獲取健康。

中風、傷風即空氣︵風︶在人體生理精、氣、神強盛、衰弱狀況下,變化發生不平衡,產生傷害不同程度所表現的症狀。

風是如何中、傷人體呢?

黃帝內經靈樞五變第四十六篇:黃帝問於少俞曰:﹁余聞百疾之始期也,必生於風雨寒暑,必循毫毛︵毛孔︶而入腠理︵皮膚與肌肉的交界處︶,或復還、或留止、或為風腫消汗、或為消癉︵疸︶、或為寒熱、或為留痺、或為積聚奇邪淫溢,不可勝數,願聞其故,或同時得病,或病此,或病彼丶丶﹂又曰:﹁人之善病風厥漉汁者︵常汗流浹背而因風卒倒︶,何以候之?﹂

少俞答曰:﹁肉不堅,腠理疏,則善病風。﹂

又曰:﹁善病消癉者,何以候之?﹂

少俞答曰:﹁五臟皆柔弱者,善病消癉......夫柔弱者,必有剛強,剛強則多怒,柔弱者易傷......怒則氣上逆,胸中蓄積,血氣逆流,臗皮充肌,血肌不行,轉而為熱,熱則消肌膚,故為消癉.....﹂。

靈樞繆刺論第六十三:岐伯對曰:夫邪之客于形也,必先舍于皮毛,留而不去入舍于孫脈,留而不去入舍于絡脈,留而不去入舍于經脈,內連五臟散于腸胃,陰陽具感,五臟乃傷,此邪之傷皮毛而入極于五臟之次也.......。﹂

中風分別病情輕重為中經、中絡、中臟、中腑因之而名。

體力強盛,風暑寒濕燥火之氣對人體不能調適的現象在表皮經絡,五臟經絡運作正常,是為表證傷風、傷寒、傷暑濕熱丶丶只名曰﹁傷﹂而不曰﹁中﹂是稱感冒。

體力衰弱,經絡臟腑對風暑寒濕燥火之氣無力運作,而產生臟腑經絡停止運作的故障現象是為﹁中﹂,身體的生長、發育之能衰弱,運作體力衰弱,是為病重入裡之意為中風、中濕︵痰︶、中暑、中氣、中寒、中惡、卒中........名為中風或類中風,皆稱中風。

中風分為中經、中絡、中臟、中腑。又分閉證、脫症,閉證為邪實證,治療時可下、可清,脫症當溫補是為虛脫證狀。

中風時,邪在絡則肌膚不仁,邪在經則重勝不能任地,邪入于腑則不識人,邪入于臟舌即艱言,口吐涎,卻不見﹁腦中風﹂三個字。

中風事實上並非腦的問題,就像發燒並非腦中樞神經對體溫失控所致的荒誕不稽︵詳見發燒︶之學說。

事實上,﹁腦中風﹂三個字是在罵人的腦-思想停止運作、故障的意思,而不是醫學上的名辭,幾千年的中醫學上都沒有看到﹁腦中風﹂的醫學記載。

今日西醫不懂中醫中風兩字真義,而盜用﹁中風﹂兩字且畫蛇潻足加上腦字而名﹁腦中風﹂,用之以貽誤病患,欺騙病患。︵詳見:全世界的人都受害、受騙的醫療騙局 -高血壓、糖尿病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